不知道你有沒有聽過一些關於喝水的傳言,像是喝隔夜水、千滾水會致癌,這些說法傳得沸沸揚揚,讓人心裏直犯嘀咕,到底是真是假呢? 咱們先來說說隔夜水。想像一下,你前一天晚上倒了一杯水放在桌子上,第二天早上起來,這杯水就成了隔夜水,也就是放置 8 小時以上的水。當水長時間暴露在室溫下,就像一個敞開大門的房間,細菌和其他微生物就有了可乘之機,它們會在水中不斷繁殖。這就好比原本清澈的池塘,時間久了,裏面就會長滿各種藻類和浮游生物,水的品質自然會下降,細菌感染的風險也會增加。 要是隔夜水沒有儲存在乾淨的容器裏,或者容器沒有密封好,那就更糟糕了,外部的污染物,比如空氣中的灰塵、微生物、化學物質等,都可能趁機進入水中,讓水質變得更差,這樣的水,喝下去難免讓人擔心。但要說喝隔夜水就會致癌,這就有點誇大其詞了,簡直是風馬牛不相及。只要隔夜水沒有被污染,喝下去其實是沒問題的。 而且,千滾水經過多次燒沸和冷卻,味道會發生變化,水中的溶解氧含量也會減少,喝起來就感覺沒那麼新鮮,口感也差了很多。但大家不用擔心,反復加熱的水,亞硝酸鹽含量並不會大幅增加,所以還是可以放心飲用的。 說了這麼多,你可能會好奇,那到底什麼樣的水才是真正致癌的呢?答案可能會讓你大吃一驚,真正被世衛點名的 “致癌水”,既不是千滾水,也不是隔夜水,而是 65 度以上的熱水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相關機構經過研究評估,指出長期飲用 65℃以上的熱飲,可能會增加患食道癌的風險。 為什麼 65 度以上的熱水會有這麼大的危害呢?這是因為我們的口腔和食道黏膜非常脆弱,對溫度十分敏感,就像嬌嫩的花朵,經不起高溫的炙烤。當我們喝下 65℃以上的熱飲時,過高的溫度就像一把火,會燙傷黏膜。如果長期暴露在這樣的高溫下,口腔和食道就會反復受傷,很容易引發口腔潰瘍、食道潰瘍,久而久之,患食道癌的風險也會大大增加。 那怎麼判斷熱飲是不是超過 65℃呢?其實方法很簡單,用嘴唇輕輕感受一下溫度就行。如果感覺不燙,那就可以放心喝。一般來說,40℃左右的溫開水是比較適宜的,這個溫度既不會過度刺激腸胃道,也不會讓血管因為溫度變化而收縮,對身體非常友好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