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個故事有些靈感似乎來自《巴黎的約會》中的〈Le Rendez-vous de 7 heures〉——女主角有一個閨密、女主角跟友人談話期間驚悉一件事情、一個角色曾經偷情、兩女一男在咖啡店上演一場尷尬戲碼,並把後者的尷尬戲碼分拆成兩個結局,不過濱口龍介走出自己的路,風格跟Éric Rohmer的有明顯的分別——他的角色對生活與人際關係非常坦誠、他的男性角色往往不是那種自私渣男。
濱口龍介的電影世界中往往都是女性角色偷情,她們忠於自己的感覺與欲望,行為違背由男性主導的日本社會對女性的規範,不求被傷害的男性角色諒解。這個故事的芽衣子亦是如此,她知自己行為瘋狂,以及習慣傷害自己愛的男生,但也同樣傷害自己。儘管她的說話對於和明來說沒有一句是確定的,她的言辭以及行動往往出於一種衝動,然而和明不把戀愛視為佔有,而且喜歡她的誠實。
芽衣子的閨密津久美在的士上向芽衣子分享她的新戀情,期間直言「坦白說第一印象他像個渣男」,不過敞開心扉互相理解之後「透過談話互相愛撫」,從未想過首次約會就想做愛。濱口龍介臺詞特點不在角色的說話與思想不一,而是角色的思想大受談話對象的誠實說話衝擊(有時角色一些說話足以扭轉原本形象),令聆聽者如何反應同樣重要,它可能是劇情的轉折與伏筆(有時角色甚至違背日本社會倫理規範)。
導演深諳對於探索偶然與想像的電影,關鍵在於沒有拍出來的事物這個道理,於是他連芽衣子有意外發現時的反應都留白了(悄悄設置戲劇懸念),並設計一個架在車門一側、只對着津久美的鏡頭(擺脫本來的正反打)。芽衣子跟和明談論津久美時,導演透過角色之間的親密與距離營造戲劇張力,調度方面他們透過遊走於辦公室中的不同位置進行關係上的拉鋸,劇本方面他們透過對於不在場角色的稱呼——「津」、「久美」、「津久美」、「紺野小姐」——進行關係上的試探。
後來芽衣子跑到分岔的橋上,是準確的視覺意象(內心迷亂);有模特兒背景的她舉起相機,是漂亮的首尾呼應(身分轉變)。我想知道導演自己比較喜歡哪個結局,但導演不會回答吧。
《偶然與想像》(Wheel of Fortune and Fantasy,濱口龍介導演,2021)實在是驚喜之作,成本很低卻極考功夫與心思,對人情世故有非凡的洞察力,對創作媒介有敏銳的自覺性。濱口龍介更在同年憑《Drive My Car》榮獲康城影展的最佳劇本獎、國際影評人聯盟獎、基督教人道精神獎,影片把村上春樹的短篇小說改編成長達近3小時的電影,創作生涯迎來高峰,他與深田晃司等導演的冒起可謂日本電影的希望與奇蹟。
VIDEO
來源:觸電網 - 電影情報入口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