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人類的日常行為充滿了經濟智慧,每做一事,都包含著憑機會成本所作出的對本身最有利的取捨
大多有從街邊吃角子機買報紙和買飲料的經驗,但發現這兩種吃角子機大有分別者,相信不會很多。
事實上,這兩種吃角子機,在設計上是大為不同的。報紙吃角子機的蓋子可以掀起來,你照指示放進一定的角子後,蓋子可隨手掀開,顧客可從一疊報紙上抽取一份或多份;
但吃角子飲料機——比如可口可樂機,其設計則大異其趣。
你按照指示放進一定角子後,只有一罐汽水從下面的缺口滾出來。
兩者的最大區別是,前者可隨意取用,後者則按吃進角子的多少照價供應等量的汽水。
為什麼這兩類吃角子機有不同的設計?經濟學能提供合理的解釋。不過,經濟學原理雖然放諸四海而皆準,在實踐層面則非如此。
解釋售賣不同商品的吃子角機設計互異的理論無懈可擊,但這並不等於說到處均可仿效。
經濟學上有所謂邊際效用遞減法則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Utility,亦稱高遜第一法則,它指出,
當你享受某種足以令你快樂或滿足的東西時,最初的單元帶來的快樂或滿足最大,以後漸次增加的單元,效用相應下降。
以報紙為例,你讀過一份之後,已吸收了所有你想得到的資訊或意見,要第二份有何用呢?這意味它的邊際效用已大幅遞減,你絕不需要第二份相同的報紙。
基於此種理解,街邊賣報紙的吃角子機一經“餵飽”角子,蓋子就打開,讓顧客伸手抽取一份報紙,而絕不擔心顧客會多拿報紙——只因第二份報紙的邊際效用已失。
飲料的邊際效用遞減程度較慢,而報紙有時效;飲料可以貯存,亦可供多人同時飲用,還有轉手售出的價值。
這不是說邊際效用遞減法則失效,而是報紙在這些地方有閱讀以外的“效用”。
以香港來說,除了可供閱讀,報紙還可以包東西、鋪飯桌甚至有再售價值。
如果《聯合報》放在可以打開任由顧客自取的吃角子機售賣,假設機內存100份報紙,我們相信報社極有可能每天只收到6元(《聯合報》的零售價)。
所有100份報紙都給搬光,有人以6元的代價取出所有報紙,在附近擺地攤大減價(比如以5元一份)出售,這是毫不出奇的事。在英國,報紙則可用來包炸魚與薯條;
在其他發展中國家,報紙亦有閱讀以外的用途,舊報紙還可當廢紙售賣。等於說報紙沒有時效,自然有人不老實了。
因此,即使理論正確無誤,國情不同,便不能照搬使用。
凱恩斯說經濟學是研究人類日常生活的學問,這絕對正確。
人類的日常行為充滿了經濟智慧,因此每做一事,都包含著憑機會成本所作出的對本身最有利的取捨(trade off)。
|
|